据《山西晚报》3月14日载,近两年来,山西省绛县103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运城市委反映时,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三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
据介绍,被拖欠工钱的是绛县鑫鹏镁业有限公司的103名农民工。该公司于2005年5月中旬停产后,共拖欠着103名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共计129943元。工人们多次讨要未果,只好求助绛县相关部门,却无人理睬。无奈,工人们多次向运城市委反映,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2006年1月10日,绛县县政府得知情况后,派副县长陈力田到运城去做劝解工作。经过协商后,陈力田向农民工代表写下书面保证:从明天起三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但当农民工代表回到绛县后,副县长的这个承诺却没有兑现。然而,当农民工相信县长的承诺回去后,仍然拿不到被拖欠的工资。3月8日上午,陈力田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让农民工回绛县就算了,并没有打算真兑现,写承诺的事儿怎么能当真?
县长当着上级政府的面,所写下的承诺,后来翻脸不认账,说话不算话,只是想把闹事的农民工骗回去,以挽回县政府的面子。当农民工相信政府的承诺,回去以后,政府阿克苏市的事能否当真,则是另一回事,并称“这样的承诺岂能当真?”政府食言,受损失的并不只是这一百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颠覆了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威信。
政府部门当众撒谎,承诺不兑现,通过欺骗的手法,为自己树形象,造政绩,欺骗糊弄百姓,这样的事儿近年来并不鲜见。海南省某市不少干部大量借公款挪作私用,欠拖不还;还是海南省某镇政府,几年时间,把一间颇具规模的酒店吃跨,而拖欠吃喝款不还。政府失信于民的事,还有更严重的。4个广州青年跑到宁夏石嘴山成立了一个期货公司,以高利润、低风险为诱饵,在开业之际,有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府秘书长等代表政府的当地高官参加,人们还会不相信这是真的吗?还会认为这是骗人的吗?于是很快有37人投资200多万元,这些钱很快就被卷走,市民的钱打了水漂,政府的威信又何在呢?
副县长当众承诺,三天为农民工付回被拖欠的工资的承诺,结果失信了。政府一旦失信于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何办法能够重新得到群众的信任?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