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严肃处理因“王帅帖案”被揭开的灵宝市违规占地一事:责成灵宝市委、市政府向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责成灵宝市委书记吕均平、市长乔长青向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灵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永瑞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免去灵宝市大王镇党委书记黄松涛职务;责成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灵宝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建强予以免职,给予灵宝市土地管理局阳店土地管理中心所所长翟海江行政记过处分。(4月30日《重庆晚报》新华社电)
“王帅帖案”是一个“乱折腾”的典型:如果没有灵宝市委市政府违法以租代征,约3万余农民也就不会被折腾地失去土地;如果灵宝市委市政府能够从善如流回应民众监督,也就不会有“网民王帅被拒8天”这样的公共舆论事件……这一连串的“折腾”,不仅伤害了灵宝市委市政府的名声,也耗散了公众与媒体的舆论监督注意力。
事情能够发展到今天,与同样因言获罪的吴保全相比,王帅无疑是幸运的。从问责的角度看,仅有几个“深刻检查、行政警告、行政记过、免职、停止执行职务”是否已算问责到了底,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但这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责成灵宝市委市政府、灵宝市委书记吕均平和市长乔长青向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当然是必要的。但若仅向上级直管部门作“深刻检查”却是不够的。
灵宝市委市政府更应向谁作深刻检查呢?那3万余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无疑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是这次违法征地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青年王帅当然不能绕过,如果没有违法征地事件,他也不会网上发帖,他是政府违法征地间接受害者,是公安机关随意执法的直接受害者。广大公众和关注媒体同样也不能忽略:吸引公众过多的关注、占据媒体过多的版面,何尝不是对公众与媒体的伤害?
政府行为伤害的是民众,民众通过媒体曝光后问题得到纠正,政府部门却只向上级直管部门作深刻检查,这样的逻辑显然是说不通的。遗憾的是,在公共舆论事件中,大多以政府部门向上级部门深刻检查了事,而事件的受害者和广大公众却被晾在一边——作为“管家”与“公仆”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向作为主人的公众作深刻检查,只向同是“管家”的上级部门作深刻检查,显然是不合适的。
行政问责的基本理念是要实现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的转变,这源于政治学的政府责任之内涵,即现代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必须以人民的意志为依归,对人民负责,这也是行政问责作为一种民主诉求和政治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根源。只向上级部门作深刻检查、不向公众作深刻检查,说明我们的问责制度仍不健全,说明我们离现代政府还有很大距离。
这种向公众作深刻检查的转变必要而迫切。正是因为灵宝当地政府太过注重“政府名声”,忽视民众的苦难;也正是因为当地政府及官员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把百姓当成 “屁民”,才有了违法征地与“王帅帖案”的发生——各级政府不能实现“对下负责”的执政思维转变,“王帅帖案”之类的事件只会继续发生,继续折腾善良而朴实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