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贤要做“扣球手”的比喻含义深刻

时间:2020-05-20 20:27       来源: 中国法院网        作者&编辑: 罗瑞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的党员干部决不能当“二传手”,要做“扣球手”,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拖延、不变通、不走样,使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人民。要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政策,用群众能接受的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思想上能沟通,感情上有共鸣,有问题能帮助解决。(7月13日《人民日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的如何,主要看成效,这个成效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贴在墙上,而是写在老百姓的脸上,要使老百姓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关键在于干部作风有一个大转变,带头学,带头干,结合实际,干出特色。张春贤用“二传手”、“扣球手”作比喻非常的贴切。

  “二传手”平平稳稳,照搬照套,没有风险,工作上前怕狼后怕虎,没有冲劲,缺乏创劲,成绩不突出。而“扣球手”则不同,不犹豫,不回避,直面相对,下手狠,出力猛,敢打敢冲。实践中“二传手”好当,而“扣球手”却难当,要做好“扣球手”必须下足功夫。

  “扣球”要扣得准,就得从实际出发,对老百姓的难点,热点要摸得准,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急需解决什么问题,想为老百姓所想,急为老百姓所急,对老百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瞄准位置,找到切入点,这样扣出去的球才有力,才能赢。如果是不调查,不研究,或者说为了面子,为了政绩,为扣球而扣球,就会将球打飞,贻误良机。

  赛场瞬息万变,强手如林,要压住对手,就要有过硬的本领,这个过硬本领来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掌握其实质,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在于临场发挥,联系实际学,学以致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因循守旧,不就事论事,要有新的境界,新的思维,认准一点,只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就做,只要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就干,这个扣得就有力,就不会偏离方向。

  扣球不是蛮干不是乱扣,球到了适当的位置扣下去才扣得狠,扣得准,如果球过高就会扣空,如果过低就会触网,因而要掌握时机,该扣得时候不能犹豫,不该扣得时候可以采取吊球,等待时机再强扣。对于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要跟踪问效,确保活动结束之后有人过问、有人来抓,逐步予以落实。此种“扣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失误。

  张春贤所说的不当“二传手”,要做“扣球手”,就是不能等靠要,主动出击,创新思路,增强新的动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取得新的成效,使人民群众得实惠。